牙齒出現裂痕的示意圖

牙齒為什麼會裂?7 大常見原因與預防方法一次看懂

牙齒是每天使用的咀嚼工具,也是維持臉型與口腔功能的重要結構。雖然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,但「牙齒裂掉」並不罕見。從生活習慣到口腔疾病,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牙齒裂痕或牙齒斷裂,一旦裂痕加深,不只影響美觀,還可能導致牙髓感染、牙齒喪失。

本篇將一次解析牙齒裂掉原因的 7 大類型,並分享預防牙齒裂掉的日常方法,幫助你在問題發生前就先保護牙齒。

一、牙齒裂掉的常見型態與症狀

在了解牙齒裂掉原因之前,先認識常見的裂痕型態與徵兆。牙齒裂痕不一定伴隨明顯疼痛,有些細小裂縫(髮絲裂)可能只影響外觀,但有些深層裂縫會讓牙齒結構快速惡化。

常見牙齒裂痕型態:

  • 髮絲裂縫 (Craze Lines):表面細微裂痕,多見於前牙,通常無疼痛但可能影響美觀。
  • 齒尖崩裂 (Fractured Cusp):牙尖斷裂,常見於補牙後牙齒。
  • 裂牙 (Cracked Tooth):裂縫延伸至牙本質,咬合時會疼痛。
  • 垂直根裂 (Vertical Root Fracture):從牙根裂起,常見於根管治療牙齒。
  • 牙齒斷裂 (Split Tooth):裂痕已將牙齒分成兩半,多數需拔除。

牙齒裂掉常見症狀:

  • .咬東西時瞬間刺痛
  • .咀嚼某一側時特別敏感
  • .對冷、熱、甜刺激敏感
  • .食物容易卡在裂縫
  • .局部牙齦紅腫或出現膿包

二、原因一:外力撞擊或意外傷害

牙齒裂掉原因之一就是外力衝擊,例如運動碰撞、跌倒、交通事故等。常見情況:

  • .打球時牙齒被球或肘部撞擊
  • .騎車摔倒或車禍時嘴部受傷
  • .用牙齒開瓶蓋或撕包裝
  • .意外跌倒時直接撞到牙齒

預防牙齒裂掉建議:運動時佩戴護齒套、不用牙齒當工具、騎車與開車時使用安全帽與安全帶。

三、原因二:咬硬物或不當咀嚼習慣

咬冰塊、骨頭、硬糖果、帶殼堅果等,都是高風險的牙齒裂掉原因。尤其是單側咀嚼或習慣用牙齒咬東西的人,更容易讓牙齒承受不均勻壓力。

預防牙齒裂掉方法:避免咬硬食物、使用工具而非牙齒開物品、雙側交替咀嚼以分散壓力。

四、原因三:長期磨牙或咬合不正

夜間磨牙或日間緊咬牙齒,是牙齒裂痕的隱形元兇。磨牙時的咬合力可達平時數倍,長期累積會讓牙齒表面產生裂痕。咬合不正則會導致部分牙齒承受過大壓力,久而久之出現裂縫。

預防牙齒裂掉建議:磨牙者睡覺時配戴護牙牙套、及早矯正咬合不正、減少白天緊咬牙齒的習慣。

五、原因四:蛀牙造成齒質脆弱

蛀牙會破壞牙齒結構,使齒質變脆,即使正常咬合也可能導致牙齒裂痕。補牙後的牙齒雖然恢復功能,但補綴材料與天然齒質強度不同,裂掉的風險依然存在。

預防牙齒裂掉方法:定期檢查並及早治療蛀牙、大範圍蛀牙可用牙套保護、維持良好口腔清潔。

六、原因五:根管治療或大範圍補牙後的脆弱牙齒

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,由於失去牙髓,含水量下降且齒質被去除,容易變得脆弱,加上咬合力持續作用,裂掉機率大增。

預防牙齒裂痕建議:根管治療後製作全牙套保護、避免用該牙齒咬硬物、定期檢查牙套與牙齒狀況。

七、原因六:牙齒老化與齒質退化

隨著年齡增加,牙齒中的有機質與水分比例下降,彈性減弱,長年累積的咬合壓力...

保護牙齒健康,從專業檢查開始

牙齒裂痕初期不易察覺,但若置之不理,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口腔問題。
定期檢查與及早預防,是守護牙齒健康的最佳方式。

若您有牙齒敏感、疼痛等困擾,或擔心有潛在裂痕,歡迎預約諮詢!

立即預約諮詢